11月24日,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多民族谚语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在122大阳城集团网站学术会议中心2号会议室举行。
我们校长陈国庆,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社科处处长张志忠出席开题报告会。
应邀到会的专家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朝戈金;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文日焕;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长尹虎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主任孟蓬生;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处原处长,研究员,红光;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处副处长,研究员,戚向阳;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扎格尔;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冯军胜。大连民族大学教授,李晓峰。
开题报告会由太阳成集团tyc122cc副院长(主持工作)魏永贵教授主持。
陈国庆校长在会上讲话,指出:近年来,122大阳城集团网站的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所获的国家社科、教育部重大项目数大幅增加,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和平台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承担大型科研项目能力增强。未来我们要抓住“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机遇,继续规划出能够凝练学科研究方向的创新团队。122大阳城集团网站做为重大项目的牵头单位,将从机制、经费等方面为项目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条件保障,做好服务与协调工作。
课题首席专家、122大阳城集团网站人文科学学部主任、内蒙古语言学会会长李树新教授作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多民族谚语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介绍了项目的整体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
专家组成员对项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指出:谚语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中华多民族谚语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梳理和揭示多民族交流、认同的特点及其规律,对于描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下多民族融合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碰撞与共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项目从语言学、文化学、文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视角总结梳理中华多民族谚语研究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果,构建中华谚学分类体系和谚学新理论,开拓中华多民族谚语研究新视野,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本项目的突出特点有二,一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二是突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专家组成员对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资金使用、阶段性成果等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思路和建议。
课题组成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云南师范大学汉藏语研究院院长,课题子项目负责人戴庆厦教授;课题组子项目负责人,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多杰东智教授;课题组子项目负责人,122大阳城集团网站海银花副教授;课题组成员山西省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安志伟副研究员分别发言。对课题研究的时间节点、语料收集整理、研究中的重点难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项目类别。《中华多民族谚语整理与研究》是继2013年度太阳成集团tyc122cc首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后,再次获得立项资助的项目之一,本项目的获批对于推动122大阳城集团网站一流学科建设进度、提升自治区人文社科研究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校长陈国庆致辞

副院长(主持工作)魏永贵主持讲座

首席专家李树新教授做开题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朝戈金主持开题论证

参会专家:文日焕

参会专家:尹虎彬

参会专家:孟蓬生

参会专家:红光

参会专家:戚向阳

参会专家:扎格尔

参会专家:冯军胜

参会专家:李晓峰

课题组成员:戴庆厦教授

课题组成员:多杰东智教授

课题组成员:海银花副教授

课题组成员:安志伟副研究员

会场

会后合影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