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9日,“内蒙古新闻奖获奖者、内蒙古德业双优新闻工作者进高校新闻院系报告会”在我们举行。内蒙古知名媒体人走进我们,就如何成为好记者这一话题为新闻学子做了精彩报告。本次活动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处和自治区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太阳成集团tyc122cc承办。
本场报告会由太阳成集团tyc122cc副院长张丽萍教授主持,自治区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色木扎布,122大阳城集团网站党委宣传部部长李为民出席报告会并发言。报告人是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者、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雷蒙,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获得者、内蒙古日报记者赵双喜,第一届德业双优新闻工作者代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首席记者赵殿辉。
赵殿辉老师报告的题目是《舆论监督的力量和新闻记者的担当》。他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做舆论监督20年来的感悟,从“舆论监督可以改变国家政策”到“舆论监督为谁而监督”,他为新闻学子详细讲述了一个新闻从业者身上的责任和使命。
赵双喜老师以《我们依然在路上》为题详细讲述了记者职业的酸甜苦辣,并提出做记者要心中有爱笔下有情,沉下去才能写出好作品。赵双喜老师以自己的获奖作品《苏尼特牧民:赶着羊群上天猫》为例告诉同学们,新闻写作一定要把握时代脉搏,创新表达方式,要有发现新闻的敏感和智慧。
雷蒙老师是品牌栏目《百姓热线》和《雷阵语》的主持人兼制片人,是内蒙古电视台第一个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雷蒙团队”负责人。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把栏目打造成了内蒙古本土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电视栏目之一;雷蒙老师自己也成为内蒙古、尤其是西部地区家喻户晓的明星主持人之一,参与主创的栏目两次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两次获二等奖,多次获得内蒙古新闻奖一等奖。雷蒙老师一上台,同学们就报以热烈的掌声。他以雷蒙众筹公益日历为例介绍了他主创的公益活动以及相关电视节目,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雷蒙老师还点评了自己参与主创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住在涵洞为讨薪》,从选题策划、话语方式、提问技巧、结构安排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片子的制作细节以及新闻背后的故事。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雷蒙老师告诉同学们这部作品获奖的原因,同时谦虚地指出作品存在的欠缺和不足。雷蒙老师说,做好访谈节目的关键是从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出发,要为民众做实事,只有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导向,才能做出筋骨有温度的节目。
为期3个半小时的讲座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受益良多。2015级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张祥说到,今天这场生动精彩的报告会,不仅教会了我许多做新闻的技巧,还告诉我一个记者的责任担当,我也认识到良知的重要性和作为记者的历史使命。
色木扎布秘书长表示,组织这样的活动,是适应新闻传播学特点和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形势,推动业界与学界深度对话的需要。李为民部长对这样的活动表示欢迎,希望新闻传播教育与新闻实践相互融通、协调发展,为社会培养出具有“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的新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