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上午,太阳成集团tyc122cc于南校区艺术楼学院会议室举办了“人文社科类国家社科项目申报”专题讲座,本次讲座力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周庆生教授主讲,就国家社科项目竞申现状、课题设计与论证、申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话题与我们师生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本次讲座由学院院长李树新教授主持。
讲座中,周庆生教授对人文社科项目申报的种类做了详细介绍,让与会人员对项目自身有了更加清晰准确的界定。此外,周教授还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以人文学科为例,重点介绍了现阶段国家社科项目竞申情况,讲解了项目申报选题的基本思路、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申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周教授指出现阶段高校社科项目申请竞争依旧激烈,部分高校采取举校竞申、推优申报的措施,一方面规范并促进了高校科研工作的全面开展,另一方面也使得高校教师的科研意识得以强化、能力得以提升。
周庆生教授在讲座中重点强调了人文社科项目在申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出了“新、实、行、心”四要素。“新”是指选题要新颖,强调选题在强化学术性且贴近自己研究领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以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框架取胜于人;“实”即内容充实,坚持“长计划短安排”,集中研究对象、合理安排研究框架、论证阶段重点突出重难点、同时更也要明确主要研究目标,在内容上优于他人;“行”是指操作可行,即为在项目申报以及研究过程中,强调具体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严谨缜密的学术思维的运用,强化项目的可行性;而“心”意指“心态调整”,周教授坦言“申报不上是常态、申报成功是运气、不可因申报成功而止步不行更不能因申报失败而丧失学术自信”,要重视心态调整,不以成败论英雄。
讲座结束后,周庆生教授与我们教师进行了广泛讨论,就各位老师在项目申报以及研究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做出了专业解答,反响热烈。
周庆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秘书长,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语言学》杂志主编,担任人文社科类基金项目评委,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政策、语言规划、语言状况、语言传播、语言与文化、双语教育等。著有《语言与人类:中华民族社会语言透视》、合著《语言冲突研究》、主编《国外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进程》、《国家、民族与语言:语言政策国别研究》、《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2013)、《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中国语言人类学百年文选》等,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百余篇。
 |
 |
中国社会科学院周庆生研究员做讲座 |
学院院长李树新教授主持讲座 |
 |
 |
讲座现场 |
讲座现场 |
 |
 |
讲座现场 |
讲座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