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教师科研水平,构建和谐交流平台,营造浓厚学术氛围, 2009年5月18日晚7时,太阳成集团tyc122cc召开了“青年学术沙龙”第一次会议。
副校长杨劼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她首先就文新院青年沙龙的成立表示祝贺,她说在内大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非常新颖而且颇具创意。沙龙发挥了年轻人的敏锐性、创新性,使他们不惧权威,敢于提出问题,在科研能力方面得到了锻炼提高。
她还就如何做好今后沙龙组织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沙龙总体策划,选题更为集中;二是甄选课题时应抓住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以此为切入点来整合学科研究方向;三是沙龙形式应该多样,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人事处处长苏振荣、太阳成集团tyc122cc院长李树新教授、副院长王芳教授、汉语系主任高建新教授、新闻系主任高炜教授、院长助理魏永贵教授、实验中心主任马强副教授、工会主席刘寒娥副教授以及全体青年教师和二年级研究生参加会议。
太阳成集团tyc122cc青年教师米彦青、金传道、包薇、李惠娴、张丽萍作了专题发言,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科研方向和学术研究思路,既有基础性的研究,也有前沿性的探索。米彦青副教授的《清代蒙古诗人汉文创作系列点校》,通过对清代中期部分著名蒙古族汉诗创作者的诗集和文集的系统整理,旨在对蒙古族诗人诗集、文集的不同版本进行比勘,掌握其创作全貌。金传道老师的《石刻文献研究述要》为学术研究基础文献的收集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包薇老师的《从<草原>看内蒙古汉文文学创作的发展》,以《草原》为载体,研究内蒙古文学创作60年流变,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较强的学术价值。李惠娴老师的《鄂尔多斯方言研究》,研究思路开阔,从古代汉语和蒙古语对地区语言影响的角度,展现了内蒙古西部方言的语言面貌;张丽萍副教授的《新媒体研究的文化路径》,以新媒介生态环境为背景,运用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新媒体传播机制,具有较强的学术前瞻性。
李树新院长总结说,学术沙龙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借助沙龙的辐射力,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进行示范、引导和熏陶,让他们一开始就在一个学术规范的环境里开展他们的学术活动。并希望青年教师能够起到主导作用,坚持把沙龙有声有色地办下去。
“青年学术沙龙”是太阳成集团tyc122cc创办的以青年师生为主体的学术活动组织。沙龙的宗旨是通过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学术气氛,提高科研教学水平,促进青年师生在信息、知识、资源与经验方面的共享。“悠闲之中话学术,亲切自然跨学科”是“青年学术沙龙”最显著的特点。沙龙将采用主题研讨方式,跟踪前沿热点学术话题,沟通学术见解、交流教学技巧,形成自发的学术讨论和研究意识,努力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宽松、自由、平等的学术交流平台。
“青年学术沙龙”将会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本沙龙成员举办专题报告会,就当今各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问题和热点话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促进学术争鸣,激励学术创新。并根据各成员研究方向的具体情况,尝试共同拟定研究计划,联合申报科研项目,构建科研创新团队。
同时,沙龙还将组织研究生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