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8日, “2015两岸学术论坛”在台湾云林科技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演讲厅拉开帷幕。我们太阳成集团tyc122cc高建新教授、刘寒娥教授,携汉语言文学专业13级本科生陈宁、贾星、新闻学专业13级本科生杨瑾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12级本科生伊日沽应邀赴台参会。
早在2011年3月28日,122大阳城集团网站校长陈国庆教授、云林科技大学校长杨永斌教授,共同签订了旨在促进两校学术与文化交流的合作备忘录;2015年5月21日,云林科技大学汉学应用研究所所长蔡辉振教授与我们国际交流合作处赵勇处长、太阳成集团tyc122cc李树新院长在呼和浩特会面,将两校的学术合作落到了实处。此次来台的4位同学,均为122大阳城集团网站“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主持人,她们愿意将自己的学术心得与参会的老师、同学们分享,并获得指点与鼓励。
本次论坛由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应用研究所、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内蒙古太阳成集团tyc122cc共同主办,采用“学生发表,老师讲评”的形式讨论交流,共有来自两岸六所大学的41位师生参加了这次论坛。此前,两岸学术交流论坛只有博士生、硕士生参加,本科生加入论坛还是第一次。
9月18日上午9点,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应用研究所所长蔡辉振博士主持论坛的开幕式。他首先介绍了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应用研究所的建设情况和学科发展情况,然后谈到了“2015两岸学术论坛”的缘起与意义,强调这次论坛构建的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两岸学术交流的平台。云林科技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院长巫铭昌教授致欢迎辞,热烈欢迎参加论坛的两岸师生,并祝愿此次论坛圆满成功。随后我们高建新教授与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的代表分别致辞,表达了对这次论坛的祝愿和今后加强两岸学术交流的希望。
9月18日上午10点20分,“2015两岸学术论坛”正式开始。当天共进行了三场学术讨论会,第一场由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老师主持,来自两岸不同高校的5位同学分别就诗词研究、历史文献研究、文字研究等不同方面报告了学术论文。第二场和第三场讨论会由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老师主持。当天共有15名同学宣读了论文。
9月19日上午,我们的4位本科生宣读论文。伊日沽同学《论胡仁乌力格尔< 龙虎两山>“忠奸斗争”主题》一文,从蒙语说书“胡仁乌力格尔”入手,通过人物形象塑造与情节设置,论证《龙虎两山》即借鉴了汉文历史演义小说中的故事模式,也受到蒙古族史诗“善恶斗争”主题的影响,是蒙汉文化交融的结果。陈宁同学《内蒙古“三少民族”谚语研究》一文,将关注的目光放到生活在我国东北边疆的“三少民族”上,通过对其谚语的解读,认为谚语反映了“三少民族”的起源、历史及其风俗、宗教特征。贾星同学《关于绥远现代文学文献汇编》一文,对目前已搜集到的80余篇诗歌、100余篇散文及10余篇小说、戏剧进行了分析。杨瑾怡同学《内蒙古地区环保舆情分析报告》一文,立足网络舆情研究,以内蒙古地区环保舆情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内蒙古地区环保舆情事件的事件特征、传播特点、生成演变规律,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媒介应对与解决策略。
高建新教授对我们四位同学的论文做出点评,指出4位同学的论文共同体现出的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点,肯定4位同学在论文中体现的学术潜质与学术锐气,鼓励同学们把研究工作做得更加完善。刘寒娥教授主持了第五场学术讨论会,对两岸同学的论文的精彩点评,受到与会师生的高度赞扬。
中午11点30分,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应用研究所李哲贤教授主持论坛闭幕仪式,林叶连教授在论坛学术总结中再次充分肯定我们本科生宣读的论文,赞扬她们为内蒙古地方文化建设做出的可贵贡献。本次122大阳城集团网站本科生参加两岸学术交流论坛,是我们本科生的一次重要的学术实践活动,不仅开拓了本科生的学术视野,也初步展示了我们多年来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取得的可喜成就,使台湾学术界对122大阳城集团网站优良的学术传统和学术氛围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
以交流促共赢。希望今后学校能为展现我们本科生的学术风采提供更多的机会。
 |
 |
高建新教授致辞 |
我们师生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应用研究所所长蔡辉振教授合影 |
 |
 |
高建新教授代表学校向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赠送(成吉思汗金盘)礼物 |
我们参会师生在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