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我们新闻系三位教师参加“第六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会议

作者:塔娜发布时间:2014-11-13浏览次数:

2014年10月17日至19日,太阳成集团tyc122cc新闻系郭志菊、塔娜、刘艳婧等三位老师赴西安参加了“第六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会议。塔娜老师在会议上发表了论文;与会期间三位老师不仅了解了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事业发展的动态与研究前沿,还同其他民族地区新闻院系的老师们交流了教学与专业建设等问题。

此次会议的主题为“传播、团结、转型、超越:中国少数民族媒介变迁与社会发展”,讨论主题包括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与民族融合、“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新闻传播、“唐蕃古道”与民族文化传播等。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红杰从政策层面解析了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研究的重点方向;论坛主要负责人郑保卫教授发表了对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考察报告,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就解决问题的方式提出了建议;来自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的林福岳教授带来了国外少数族群信息传播事业发展的先进经验;陕西省电视台副台长胡劲涛博士以该台策划完成的节目《丝绸之路万里行》的成功经验阐述了新闻媒体在民族文化传播与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等等。会议主题发言涵盖了政策导向、现状考察、理论探讨、经验分享等议题,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播与研究、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研究,既有广阔的实践扩展,又有深刻的理论研究。

会上,我们塔娜老师发表了论文《神权与政权合流过程中萨满的传播性功能》,这是其2011年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蒙古族群传播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会议评阅专家的认可,认为萨满文化即是蒙古族兴起与发展中重要的宗教力量,又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其在蒙古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传播性功能值得探讨与挖掘,具有后续研究的潜力。

会后,郭志菊、塔娜、刘艳婧老师还同与会的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院系的老师们进行了交流,接受了西藏民族学院师生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院系本科生教育情况的调查,就特色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少数民族新闻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思考与讨论。

本论坛由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组委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由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陕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陕西省记协主席薛保勤,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研中心副主任李红杰,陕西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党怀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会长郑保卫等出席会议并致辞。

 

 

 

 我们教师与与会领导合影留念  会议现场

 


内大主页 |  内大新闻网 |  内大招生网 |  内大就业信息网 |  内大研究生院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内蒙古社科规划网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锡林郭勒南路49号

版权所有: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认证)官方网站 蒙ICP16002391号-1

内大文新

IMU青春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