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我们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共同举办“新锐青年说”活动

作者:图:白沁融、王泽桐/文:宋时羽 编辑:赵慧宁 审核:烁宁发布时间:2021-05-10浏览次数:

20215月8日下午,我们学子与新华社青年记者编辑对话暨融媒体实验室挂牌活动在我校南校区卓越楼阶2A教室本次活动由我们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内蒙古中心联合发起。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内蒙古中心主任王欲鸣,副主任李泽兵李晋生,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经济采访部副主任王靖,政文采访部记者侯维轶以及我们党委书记乔旺,党委副书记、院长魏永贵,副院长张丽萍,新闻系系主任刘寒娥新闻系教师马骐、赵竞学出席了本次活动。我们新闻系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

3EC02


活动开始,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内蒙古中心主任王欲鸣,我们院长魏永贵教授,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内蒙古中心副主任李泽兵,我们党委书记乔旺共同为“融媒体实训中心”、 “大学生实习基地”揭牌。

5884C

(王欲鸣主任与魏永贵教授共同为“融媒体实训中心”揭牌)

550B4

(李泽兵副主任与乔旺书记共同为“大学生实习基地”揭牌)


随后,新华社政文采访部记者侯维轶和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经济采访部副主任王靖作为主讲嘉宾为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历。

侯维轶是我们2018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他从建党一百周年和新华社建社九十周年入手,为同学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新华社的历史。用“一部半电台”的故事引出了新华社的宗旨、理想、功能以及追求,同时阐明了新闻人敢于牺牲、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的高贵品质,号召同学们以此为榜样,发挥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情系人民,贴近群众,一丝不苟,坚持求实,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勤思勤学,为国家新闻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ACB5

(新华社政文采访部记者侯维轶)


王靖是我们2012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2014年毕业后,一直在新华社内蒙古分社任记者。他以“新华社优秀青年的成长与担当”为题,从四个关键词 “姿势与态度”、“光荣与梦想”、“追逐与行动“爱意与真情引入,通过自己身边的例子,对社会上所谓带着有色眼镜的“愤青”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并表示“愤青”们所谓的“无畏”实际上来源于无知。他鼓励同学们积极学习,争取跨入一流媒体的行业,追求新闻人的新闻理想。另一方面,他鼓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坚定自己的目标,同时要协调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用自己的强大的执行力和毅力去改变现状,虽然工作和学习有苦有累,但是好的作品带来的满足感和光荣感是无与伦比的。

37EDF

(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经济采访部副主任王靖)


在现场互动提问环节,两位记者耐心解答了现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并鼓励同学们应当有所作为,树立责任意识,在实践中增强眼力,辨别新闻价值的高低,把握机会,努力成为一名好记者。

44A3F

(互动提问环节)

活动最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内蒙古中心李泽兵副主任为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李泽兵副主任分享了自己通过不懈努力从一位小小的专职通讯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编辑的故事,积极倡导新华社内蒙古分社与我们加强合作,勉励同学们坚守初心,坚持为人民服务,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应该成为一个善良博爱的人,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终生。

3D160

(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内蒙古中心副主任李泽兵)


此次活动是我们与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合力打造融媒体实践人才培养项目的重要内容,充分依托校社优势,培养具有过硬能力素质的融媒体实践人才。我们新闻学子通过本次活动获得了零距离与行业先锋对话的机会,聆听了他们的职业故事,而且有志于新闻事业的同学们从中学到有利于自己个人成长的经验与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形成更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

5A3FC


内大主页 |  内大新闻网 |  内大招生网 |  内大就业信息网 |  内大研究生院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内蒙古社科规划网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锡林郭勒南路49号

版权所有: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认证)官方网站 蒙ICP16002391号-1

内大文新

IMU青春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