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我们举办“中国古代文学的民族传统特征与研究方法”线上讲座

作者:图文:邢渊渊发布时间:2022-05-12浏览次数:

5月11日下午7时30分,受我们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廖可斌为我们师生带来一场题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民族传统特征与研究方法”的线上讲座。讲座由副院长米彦青教授主持。



廖可斌教授首先提出应对近百年中国文学研究观念和研究方法进行反思,学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所以我们要建立兼具主体性和开放性的中国文学研究体系,包括理论观念、角度方法、技术手段。在新的世界视野下,呈现中国文学的本来面目、基本特征和历史发展过程。接下来他具体分析了把握中国文学特点的途径,主要包括:从文学创作的主体的特点入手;从文学的载体入手;从文学本体入手等。他重点指出中国文学的民族传统特色有三个方面:一是强大的现实主义传统,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并由此派生出一个附属的隐逸传统;二是深厚的伦理传统,表现为文学创作的伦理化、文学理论批评的伦理化;三是美文传统,文言传统与士大夫身份认同紧密相关,士人对语体、文体、法度技巧的极度重视导致赋、骈文、格律诗、词等文体的兴盛。最后,廖教授指出研究中国文学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方法,借鉴西方精神分析学说等理论,重视文本细读、文本分析。

近150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两个小时的讲座结束后,有学生向廖教授请教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师生讨论热烈。本次讲座对提升我们汉语系师生的科研能力具有启发性作用。



廖可斌教授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曾在香港浸会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文学、古代戏曲小说。



内大主页 |  内大新闻网 |  内大招生网 |  内大就业信息网 |  内大研究生院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内蒙古社科规划网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锡林郭勒南路49号

版权所有: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认证)官方网站 蒙ICP16002391号-1

内大文新

IMU青春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