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建设

我们18级新闻班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作者:文字:文新院 图片:文新院 审核:吴栓虎发布时间:2019-04-26浏览次数:

4月26日晚七点,一八新闻班组织了以“怎样认识和理解乌兰牧骑这面红色旗帜”为主题的团日活动。班主任马骐邀请内蒙古乌兰牧骑学会会长吉日嘎拉作与同学们座谈互动互动。

 

E3F7

 

长期致力于乌兰牧骑研究事业的吉日嘎拉,每每谈起这支队伍总是神采奕奕。乌兰牧骑的蒙古语意是“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是适应草原地区生产生活特点而诞生的文化工作队,具有“演出、宣传、辅导、服务”等职能,深受广大农牧民欢迎。自1957年苏尼特右旗第一支乌兰牧骑队伍建立至今,在近60年的演出实践中,乌兰牧骑创造出近13000余部优秀作品,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文艺人才。

 

7A12

 

座谈中,吉日嘎拉提到,乌兰牧骑从1957年创立之初的2支队伍21名队员,经过60年的发展,扩展到75支队伍3000多名队员,其中还有15000多名队员转业,在不同的岗位上继续发扬着乌兰牧骑精神。

 

7D56

 

吉日嘎拉从国家、自治区、乌兰牧骑本身和乌兰牧骑队员这四个方面谈了对乌兰牧骑所孕育的文化价值。党和国家对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给予充分肯定;自治区认同乌兰牧骑是享誉全国的民族文化品牌,是强大的精神力量;乌兰牧骑本身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创造了乌兰牧骑精神和优良作风;乌兰牧骑的每一位队员都在按照习总书记回信中“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的指示继续前进。

同学们对乌兰牧骑在大学校园中的宣传、日后发展如何做到与时俱进以及做到适应新时代等具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吉日嘎拉耐心地为大家一一解答,他谈到,发展与宣传乌兰牧骑,最重要的是要宣传和弘扬乌兰牧骑的精神——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且紧随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10E02

 

近两个小时的活动中,学生们在吉日嘎拉的讲述下领略了这一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的风采,而对于这一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更需要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共同奋斗,希望在当代青年人共同努力之下,乌兰牧骑这面红色旗帜可以永远在草原上迎风飘扬。

内大主页 |  内大新闻网 |  内大招生网 |  内大就业信息网 |  内大研究生院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内蒙古社科规划网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锡林郭勒南路49号

版权所有: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认证)官方网站 蒙ICP16002391号-1

内大文新

IMU青春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