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我们学子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

作者:图文 文新院 编辑 刘丰源 审核 烁宁发布时间:2022-03-28浏览次数:



为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学生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我们于3月23日组织各年级学生观看中国空间站开讲的“天宫课堂”第二课。

此次课堂由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我们学生积极收看。本次太空授课活动采取太空与陆地对话方式推进,航天员演示在太空中的奇妙物理现象并科普太空科学知识。


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杨文娜


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蕴含着得天独厚的丰富教育资源,对激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热爱航天事业具有特殊优势。



看过天宫课堂第二课之后,我对于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有了一个新的认知,祖国的强大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当代青年学生的知识研究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想做合格的接班人就更应该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2019级新闻学专业 卢佳妍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在“天宫课堂”第二课中,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中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等实验,介绍并展示了空间科学设施,并在天地互动环节与地面课堂中的学生们展开互动。在天宫课堂中,远在太空中的老师们能够实时地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不仅能有效地科普科学知识,也能激发学生们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和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更意味着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向教育领域迈出了一大步。



在探索宇宙空间的道路上,中国从未停止脚步。然而,广袤太空的未知给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宇宙更加深入的了解需要一代代人不断努力奋斗。我们要更加坚定、更加自信,为实现航天强国梦不断奋斗。


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张倩


星辰大海,辽阔大地,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孕育之地;浩淼宇宙,苍茫太空,是人类自古以来的神往之地。太空无穷神秘,人类穷奇探索,古之嫦娥奔月、夸父逐日,近之“日心说”惠泽后世、布鲁诺鲜血捍卫真理。星空,召唤一代又一代人追逐,逐梦,筑梦,中国梦,我们在前行。

冰雪实验,液体结晶;失重环境,表面张力;水油分离,离心分层;抛物实验,天地有别。一堂立于天、面于地的师生互动,在数万英尺的间隔里,趣然展开。好创意,好举措,这是中国大国实力的体现。“从娃娃抓起”中国英才培育,从未止步,人才储备,代代积淀。各领域开花,中国在奋斗。



值此世纪,青年当有为,学则为中华之崛起而学,力则为中国建设而力。飞天梦不是梦,中国梦,在行,将现。


2021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郭佳


在太空中驻留的第五个月,中国空间站的三位航天员老师为我们进行了第二次“太空授课”。本次授课中,三位航天员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几个有趣的小实验:液体球迅速结晶,看似“冰球”实为“热球”;王亚平老师化身“建筑师”,在空间站搭建“液体桥”;微重力环境下的水油分离实验,以及小小“助教”冰墩墩在太空舱中的匀速“飞行”……



通过航天员老师们的生动讲解,我们不仅观察到在微重力环境下与地球上截然不同的物理现象,同时也通过“天地互动”的环节了解到空间站中的生活是怎样的,以及如何在空间站中工作。虽然远隔几千公里,但是航天员老师通过航天授课的方式与我们远程互动,拉近了我们与太空之间的距离。期待航天员老师们的凯旋!


本次学习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让同学们在生动的实验中丰富知识,同时对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有了更深了解。相信同学们在日后的学习中会铭记航天前辈的时代伟力,永葆青春年华的精神品质。


 

内大主页 |  内大新闻网 |  内大招生网 |  内大就业信息网 |  内大研究生院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内蒙古社科规划网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锡林郭勒南路49号

版权所有: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认证)官方网站 蒙ICP16002391号-1

内大文新

IMU青春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