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学员介绍
安 心: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散文诗集《布娃娃》、《裙兜里的苹果》、《安心爱情散文诗选》,长篇小说《柔然公主》(与母亲柴世梅合著)等四部。
白金昌:内蒙古自治区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创作并发表了《神奇草原—阿巴嘎》等数十篇诗歌、散文;《草原豆思》10集动画片剧本;《宝格都山之恋》电影剧本等众多作品。
樊晓龙:农民导演,中国十大农村励志青年。内蒙古电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戏剧家协会会员。创作大量小品、相声、快板书、双簧等形式的文艺作品,小品《村长》获得表演一等奖,小品《炊事员的心声》荣获创作一等奖。自编自导了电影《二哥》、《村官》、《跟着幸福走》。
高朵芬:中国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内蒙古诗词学会理事。发表文学作品近百篇,散见于《星星》、《草原》、《花地》、《西部作家》等杂志。出版诗集《叮咚水》、《芬芳流韵》;完成电视连续剧《七期国民兵》;作品《春啊,春》获巴彦淖尔文学作品二等奖;《这方热土人赞美》获电视歌曲大奖赛一等奖;《一生的缘——写给父亲》《你在我眼睛最亮的光线中》诗二首,获2009年度《草原》文学奖。
葛俊仙:包头市作协、音协会员。出版诗集《长发无言》,其中诗歌《长发无言》获内蒙古职工文学创作三等奖;诗词集《感谢我的长生天,感谢我的厚土地》获“呼铁·铁马杯”全区职工文学创作三等奖;创作歌词作品《我在草原等你来》、《心在云上飞》由乌兰托娅演唱。
郭岩
君:
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文学》《文艺报》《长江文艺》《天津文学》《作品》等报刊发表作品多篇;创作26集电视连续剧《铁花》,已经与北京环宇星月公司签约;创作并出版长篇小说《西域旗鼓》获赤峰市文学创作奖;中篇小说:《听到禾苗喝水的声音》获“平煤杯”文学大赛奖。
侯伊玲: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协会员。在《散文选刊》、《西部散文家》、《黄河文学》、《四川文学》、《草原》等国家、省级期刊发表多部作品。散文《那年·那月·那故乡》获内蒙古草原文学奖;影视文学音乐作品《胡杨恋》获2012年中国胡杨节原创歌曲赛大奖,并入选中国2012年中国胡杨节主题歌。
胡北光:创作并发表中篇《V频道节目》获内蒙古改革题材一等奖;长篇小说《黑灯瞎火》;短篇小说《小巷》、《大约在秋季》、《春天》等;投拍单本影视剧《都贵玛》、《乌兰托娅》等十余部;45集电视连续剧《老西儿茶馆》在筹拍之中。
吉日嘎拉:内蒙古电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戏剧家协会会员。作品有小品《重逢》;独幕剧《未露面的房东》;小说改编话剧《爱的小屋》;原创话剧《大漠两边情》;微电影《三换事件》、《钱徒》,电影《相由心生》。
贾志强:主创电视纪录片《塞北文豪荣祥》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电视系列纪录片《古往今来话包头》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优秀奖;电影文学剧本《乡村检察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铜奖;戏剧剧本《漫翰人家》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全区剧本征集优秀作品。
姜向锋: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晨报社编辑、记者,曾系呼和浩特市影视艺术中专学校首届表演专业学生,大量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屡见报端,发表文学作品千余篇,约十万字。
李春霞: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农牧民(打工)作家之重点扶持作家”。创作并出版小说《洗冤录》、诗集《回旋天地间》,长篇小说《我们何必相逢》,荣获乌兰察布市“第二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
李金梅:内蒙古戏剧家协会理事。所创作歌曲多次刊登于自治区专辑中,其中歌曲《好村官张耀国》获自治区一等奖;创作电影文学剧本《泥土中的芬芳》在自治区剧本征集研讨中获入围奖;改编蒙古剧《转眼之间》在自治区获二等奖;2013年创作小品《从头再来》入选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小品、小戏、曲艺专辑”。
李 强:九三学社社员,内蒙古戏剧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电影家协会会员。创作小戏《挂红灯》《闹元宵》《折箭教子》《轻舟恋》等;小品:《快乐的一天》《谁的袋子》《塞外一宝》《真情》等;影视剧《贫民大侦探》《遍地清泉》《好事好商量》等。
刘春雷:文学硕士,国家二级编剧。戏剧《草原阿妈》、电影《月亮之上》、记录片《荣祥与绥远通志稿》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剧本《其其格的夏日》获国家广电总局第三期青年电影剧本扶持计划;电影剧本《筒世界》、《墨玉》,入围北京电影学院金字奖;电影《筒世界》、戏剧《漫瀚人家》获自治区剧本征集优秀剧本;创作完成电影剧本《第七种味道》等正在筹拍当中。
刘志福:乌兰察布市戏剧家协会会员。发表作品有:《额吉都贵玛》、《新农村变奏曲》、《后山的妹子》、《黄土情》等。
苗利清:包头市艺术研究所编剧,内蒙古二人台艺术团首席编剧,排演大型戏曲、二人台小戏、小品、曲艺等三十多部。曾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自治区“萨日娜”文学创作奖;第二届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全区首届乌兰牧骑小戏小品曲艺比赛创作一等奖;“中华颂——全国小戏小品曲艺作品展”二等奖;全国人口文化奖三等奖;包头市“五个一工程”奖。
牛海坤:曾在《电影艺术》、《当代电视》、《内蒙古文艺》等刊物发表文章;著有中篇小说《相爱七年》、《一个人行走到遗忘》、《毕业那一年》、《当你老了》等;散文集《致青春》等;电影剧本《蒙古弯刀》、《走出大学城》等。在122大阳城集团网站文研班学习期间,独立撰稿完成了大型文化专题片《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巡礼》,目前已进入拍摄阶段。
任月海:国家二级作家,锡盟多伦县文联主席。创作出版文化著作《多伦汇宗寺》,获自治区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长篇小说《康熙会盟》获自治区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多伦文史资料1—4集》获自治区阿尔丁奖;所创作电影剧本《姑娘湖》已经完成拍摄;电影剧本《会盟》进入筹备拍摄。
谭福臣: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电影家协会会员。作品主要发表在《中国校园文学》、《小小说月刊》、《通俗小说》等刊物;长篇商战小说《兄弟劫》在“榕树下文学网”签约连载;参与连续剧《药鬼子》、《汉使张骞》、《参工传奇》、《骑兵》等策划及剧本创作;电影剧本《奇门遁甲》在内蒙古文联《新剧本》发表;电影剧本《草原烽火》正在电影频道报审。
王允:内蒙古电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戏剧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广告协会理事。在地方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作品,媒体工作期间发表了数百篇新闻稿件,人物专访等,曾组织出版多种报刊杂志,是自治区传媒广告界著名的营销策划人。在戏剧影视创作研究班学习期间,创作微电影剧本《寻梦柴河》等作品。
邢永晟: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创作电影剧本《有福的日子》、《血染的印章》、《守望红线》;电影剧本《女婿是半个儿》入围二0一0“夏衍杯”电影剧本大赛“推荐电影剧本”;电视剧《绿色之梦》获自治区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
徐明光:呼伦贝尔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海拉尔农垦》、《阿荣旗文艺》、《阿伦通讯》、《呼伦贝尔日报》、《内蒙古商报》、《骏马》等杂志发表作品。剧本《三道湾的故事》获得内蒙古电影家协会剧本征文优秀奖。
殷福军: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在《电影艺术》、《电影文学》、《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等期刊发表众多文章。作品曾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艺术创作 “萨日纳”奖,创作电影文学剧本《持永只仁》;在电视动画系列片《敕勒星球》中担任执行制片及编剧之一;编剧策划电视纪录片《寻找被遗忘的动画电影大师——杨左匋》。
原卫忠:国家二级演员,内蒙古曲艺家协理事、内蒙古戏剧家协会会员、电影家协会会员,多年从事文艺创作及表演工作,共创作各类作品五十余部。小品《回家》获全区乌兰牧骑艺术节戏剧、小品、曲艺比赛节目三等奖、个人表演三等奖; 2广播剧《夜雨》获自治区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五个一”工程奖。
张晓霞:内蒙古赤峰市第四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大型纯文学民刊《红山诗刊》编辑。
张雪妮:主要作品小说《暖爱》《相思树》等 ;随笔《春雨敲窗》;剧本《风水树》、《归玉门》。
赵瑞新:巴彦淖尔市民族歌舞剧院演员,曾获两届自治区“那仁花”优秀演员奖银奖,参演大型二人台现代戏《真情》扮演“佟奶奶”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个人优秀演员奖;参加自治区第二届小品大赛,参演小品《美丽心灵》获优秀奖和个人特殊贡献殊荣奖。
·蒙文班学员介绍·
阿拉腾其木格:中国作家协会内蒙古分会会员。创作并发表个人作品集《艾日格》、《阿里腾其木格小说集》、《阿拉腾其木格散文集》;短篇小说《两个单身女人》曾获内蒙古文学创作最高奖“索龙嘎”奖;戏剧小品《无声的爱》曾在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中荣获国家教委等五部委颁发的创作奖。
敖日格勒:中国电影文学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协会会员。在《鸿嘎鲁》杂志上发表四集电视连续剧《太阳之尘》;发表电影剧本《及时雨》,电视剧剧本《祖先的灵魂》;四集电视剧《命运》被选入内蒙古电视台蒙语节目预拍摄。
敖腾高娃: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电影家协会会员。所创作舞台剧《海日布白山》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首届小型蒙古剧剧本评奖二等奖;舞台剧《草》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首届小型蒙古剧剧本评奖优秀奖。
敖玉琢:就职于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编剧《草原儿女——乔玉芳》电视剧(上、下)集,由内蒙古电视台播出;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庆祝高校恢复招生30周年电视专题片主题歌作词《我们共同走过》。
包查干:中学蒙语文高级教师。科尔沁蒙古剧《三颗豆》获全区蒙古剧短剧比赛二等奖。
陈福全:笔名:呼·宝音图,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电影家协会》编剧。作品常见于内区外众多文学杂志,创作并出版诗歌作品集《闪耀在心中的太阳》;小说散文集《那拉图草原的彩虹》;长篇小说:《丽梅奇遇》。
策·布和德力格尔:《阿拉腾文都苏》杂志首席编辑;国家级“优秀编辑”并“功勋编辑”。所编图书《中学语文大全》荣获自治区和国家级优秀图书奖;作品《米丹夫人》分别荣获“科尔沁文学艺术”创作一等奖和蒙古文学“孛儿只斤”奖,长篇小说《人刚强》荣获“科尔沁文学艺术”作品一等奖。
达·好毕斯:内蒙古作家协会委员,作品有诗集《弘吉刺之韵》和《蔚蓝的阿斯哈图》。2007年获八省区第三届“吉鲁根”诗歌比赛优秀奖。2010年获赤峰市第八届旅游节“达里湖”杯诗歌比赛第一名。
格根其木格(蔡海晓):发表中短篇小说30多部,文化与抒情散文20多部。出版长篇小说《蒙古人在北京》;出版了长篇小说《雅宝路》,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孛尔只斤》文学奖;中篇小说《北京的蒙古人》获得内蒙古第二节苏力特杯中篇小说大赛中获三等奖;《杭盖的母亲》电影剧本获得了中国少数民族影视文学优秀奖。
哈斯巴雅尔: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卫视总策划,国家一级编辑。参加创作蒙汉语电视剧近100部集,其中多部或自治区级和国家级奖项;独立编剧上下集电视剧《风中胡杨》获全国骏马奖最佳短片奖,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独立执导的电影《圣山》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并参加33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曾导演内蒙古电视台2001年、2002年春节晚会等20多台各类春节晚会,曾获全国星光奖。
吉木斯:内蒙古电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鸿嘎鲁》杂志特约作译者,代表作品《媳妇》、《与你同行》。
满都呼:兴安盟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创作并出版小说集《皓月当空 》、文学集《天赐满族屯》;作品《长发者的眼睛》获八省区学生蒙古文学首届《八骏马杯》大赛三等奖。
田丽丽: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曾被评为“内蒙古青年”杂志优秀作者。创作科尔沁蒙古剧剧本《万丽花》获得了全区首届蒙古剧剧本比赛一等奖;编写了电视文学剧本《花露》并参加第二届少数民族题材影视文学作品比赛。
那·白音朝克图:国家二级编剧,内蒙古戏剧家协会理事。创作蒙语歌词《瞭望脑木更山》、《天湖》、《故乡母亲》、《家乡的情怀》等一百多首;发行个人CD专辑《爱恋的故乡》、《党的颂歌》;所创作作品多次获得全市、全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萨库拉: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卫视频道《又说又唱》栏目编导。曾获《全国蒙古语播音员、主持人电视大奖赛》优秀奖;情景剧《白骏马》获政府一等奖;纪录片《骆驼人家》获政府一等奖、“萨日娜”奖;情景剧《扶不起的懒人》获“五个一工程奖”。
色•额日敦其木格:任内蒙古日报“生活”栏目特约供稿人和《社会》杂志的特约供稿人。曾发表蒙汉文诗歌100多首、散文随笔100多篇。中篇小说《女局长的一夜》、《耳环之光》等四篇蒙汉文散文先后获得省级奖项,并创作蒙古剧《满都勒玛老人与她的四个女儿》。
乌仁高娃:蒙古族作家。作品《天痕》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创作出版散文集《大地的呼吸》、《花蕊的歌吟》、《心灵的声响》、《高原秘史》;游记《穿越鄂尔多斯》。
伊拉格奇:原名包宝成,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小交警》、《二百块钱》、《匿名信》、《画家父亲》、《大学生村官》等文章;创作舞台剧《大学生村官》;电影剧本:《状元的暗恋》、《哈木劳敦》;出版作品集《一道闪光》;短剧《大学生村官》获“额尔古纳魂”杯有奖征文比赛二等奖;歌剧《石头哥哥》,于内蒙古蒙语卫视播出。
伊力琦:创作电影剧本《小院故事》、《最后的蒸汽王国》、《鸭阵》等 ;电视剧剧本《离婚官司》、《拉祜骄子》等。
岳石桩:制片人、导演,创办蒙古语服务性栏目《TV驿站》目、蒙古语情景剧栏目《与你同行》、蒙古族民歌栏目《又说又唱》;作品《遥远的牧歌》、《过年》、《牧驼人家》、《与你同行》等多部片子获得自治区政府一等奖;《巴林婚礼》、《扶不起的懒人》等节目获得“五个一”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