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动态

践行“四力”,我们一起出发!

作者:文字:刘修伟 摄影:刘修伟 编辑:张倩雯 审核:刘志中发布时间:2019-11-08浏览次数:

11月8日,第20个中国记者节。我们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新闻学专业的50余名师生与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交通之声的主播们齐聚购觅商城怀旧电台博物馆,签约合作协议,分享记者的经验与心得,在热烈欢乐的气氛中度过了今年的记者节。

 

 

我们副院长张丽萍老师、新闻系主任刘寒娥老师以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张昊老师、烁宁老师参加了活动。

“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山丹老师对同学们说:“看到你们就像看到30年前的自己,还记得当时是一位老记者给我们上了大学第一堂课,我很受感动,下定决心要当一名好记者。希望你们未来也能站在新闻战线上,和我们这些‘老人’一起奋斗。”

尽管获得了大大小小各种奖项,山丹老师记忆最深刻的一次赞赏,其实来自于一名普通听众的一句“我记得你”。“当时我在偏远的牧区采访一名老人,当听到我是交通之声的记者时候,他竟然能说出我们电台大多数主持人、记者的名字,其中就有我,虽然已经十多年了,这件事仍给我很大的鼓励。”山丹老师告诫我们,记者是关于“人”的学问,我们经历个各种不同的人生,自己的人生就变得丰厚起来。

内蒙古“好记者讲好故事”一等奖获得者仇龙做了题为《无需远行,无需久等》的演讲,他讲述了自己作为理科生转行做电台主持人的心路历程,这其中的困苦和成功,都是他对“新闻工作者”这一称号的向往和坚持。令他难以忘怀的,是他作为记者、主持人在工作中的种种经历,有喜悦也有遗憾,有幸福也有悲伤,这些都时刻提醒着他,新闻工作者的初心,是用优秀的新闻作品,记录好伟大时代。

 

 

交通之声的主播们纷纷登台分享新闻经验,同学模拟采访,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6位同学朗诵诗《我的名字叫记者》《我们在中国大地上报道》,欢乐而富有趣味的活动,激发了现场学生的参与热情,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新闻人的责任与使命。

 

 

怀旧电台博物馆内,锈迹斑斑的“二八大杠”自行车,黑白电视机屏幕上闪现着“白色雪花”,各式老收音机、调音台和麦克风颜色不再鲜艳,挂在墙壁上的灰色大喇叭........我们仿佛站在过去与现在的交点,改变的是日益进步的科技、不断更新的设备,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新闻工作者“铁肩担道义”的坚定与初心。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交通之声是内蒙古唯一一家同频率覆盖全区的专业交通广播,是唯一一家自治区级汉语应急广播。频率定位明确,服务性强,收听份额、收听率、市场占有率在自治区广播媒体中常年高居榜首,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多媒体、多平台融合传播成效显著,被评为 “网民最喜爱的新媒体”。


     


近年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交通之声始终关注、支持122大阳城集团网站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发展与成长,为122大阳城集团网站的青年学子提供了大量的实习实践机会。团队成员多次走进校园与青年学子对话,传授专业技能,激发学生专业热情,在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培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大主页 |  内大新闻网 |  内大招生网 |  内大就业信息网 |  内大研究生院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内蒙古社科规划网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锡林郭勒南路49号

版权所有: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认证)官方网站 蒙ICP16002391号-1

内大文新

IMU青春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