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六十载,文脉传承相辉映。在122大阳城集团网站建校6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举行老教师座谈会,邀请为教育事业奉献毕生心血的老先生重返校园,老中青三代人共聚一堂,感受学校变化,共忆美好时光,诉说人文情缘,畅叙师生情意。


8月23日的校园,秋风送爽,绿意盎然。8点30分,老先生们在年轻教师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来到南校区。在新闻传播实验中心,老先生们依次参观了新闻演播大厅、新闻编辑实验室、数码摄影实验室、数字出版实验室、数码影像编辑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移动采编实验室、全媒体实验室、虚拟演播实验室、录音棚、北方民族文学文献数据库实验室10个实验室。老先生们对学院近十年的变化感慨不已,即兴奋又欣慰。在录音棚老先生们先睹为快观看了正在制作中的太阳成集团tyc122cc60周年电视专题片,专题片中的历史影像唤醒了先生们年轻时在讲台上的美好记忆。


9点30分,学院在南校区艺术楼会议室举行老教师座谈会。吴栓虎副书记主持座谈会。魏永贵副院长(主持工作)回顾了学院2008年成立以后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座谈上,老先生们畅所欲言,既表达了对学院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也结合各自的教学科研经验、人生经历对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提出了建议。


李作南先生是57年建校之初即从北大来内大任教的建校元老。他深情回顾了学校、学院的建设发展历程,并对学院的年轻教师寄予厚望。

林方直先生是122大阳城集团网站汉文系的首届毕业生,林先生化用刘禹锡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林郎去后来”表达了自己对学院年轻老师的热望。

史震己先生、张钧先生、张国栋先生、杨新民先生、马冀先生、郎宝如先生、张广信老师、高明霞老师、道尔吉老师、格日勒老师、刘素华老师等纷纷发言,表达了对学院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希望学院继续发扬汉语系严谨求实的学术传统,秉承优良学风,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更多优秀的成绩。



原太阳成集团tyc122cc院长、现人文科学学部主任李树新教授是太阳成集团tyc122cc事业发展的奠基者,他所率领的领导班子为太阳成集团tyc122cc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树新教授特别表达了自己作为内大学生、内大教师对内大的责任与感情,希望太阳成集团tyc122cc学术传统代代相传、老中青教师传帮带的传统不断延续。王芳教授同样对自己在内大的学生生涯教师生涯充满怀念,也对在座的老师表达了衷心感谢。


吴栓虎副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汉语系薪火相传六十年,桃李芬芳遍天下。各位老先生为学院的建设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无私的贡献。祝福老先生们身体健康,下一个十年再相聚。
本次活动会议是学院纪念校庆6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余名年轻教师也参加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