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学评论家朱向前先生为我们师生作报告
3月3日下午,我们邀请著名文学评论家朱向前先生作了题为《从“诺奖”看莫言》的讲座。讲座在主楼西附楼0201进行,副院长(主持工作)魏永贵教授主持了讲座,第七期文研班暨文艺评论高级研修班学员和我们师生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朱向前先生指出,作家个性反应作品风格,文艺评论要结合作家自身经历。随后,朱向前教授就莫言的创作进行了阶段性划分,深入分析了各个阶段的阶段性的特征,并且对莫言的作品给予了莫大的肯定。他认为,在中国文学史中莫言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接着,就莫言获“诺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
朱先生认为作家的经历就是创作的土壤,灵感的源泉。莫言的作品立足于社会现实,又融于生活,采用中西结合的手法,传递着民族的、本土的气息。其次,他讲到,作家拥有超长的人生记忆力,即对人物、场景、温度、味道敏锐的感觉,一旦创作需要“记忆”便纷至沓来。随后,他指出,莫言的作品塑造了大量独特的人物形象,写出了中国民间的特点,以及对人性的拷问。并且其语言风格独特、意象丰富且具有原创性和不可复制性。最后,莫言的作品善于融合中西创作手法,并超越了传统作家以及西方作家,所以莫言获“诺奖”是必然的。
讲座最后朱向前先生发表了自己对于莫言获“诺奖”的看法,分享了自己进行文学评论时的经验,并且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作出了详细的解答。
朱向前系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军事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发表理论评论近200万字,已出版《中国军旅文学50年》、《军旅文学史论》、《沉入生命》、《寻找合点》、《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等专著、文论集16种近500万字。主编《新 中国军事文艺大系》中篇小说部分,长篇军旅小说《金戈丛书》等约1500万字。并获得鲁迅文学奖、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奖等十余种奖项。
文学大讲堂是太阳成集团tyc122cc长期以来坚持的一项重要的学术文化活动。这项活动以办好文研班为基础,广泛延请区内外著名艺术家,包括作家、评论家、戏剧家、导演等进校园做讲座,不断提升我们师生的专业素养和审美水平,对于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提振当代文艺创作的底气,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

副院长(主持工作)魏永贵教授主持讲座

朱向前教授为文研班做讲座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