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5日,人人网、个人微博、QQ热帖的频刷使毕淑敏将在我们做专题讲座的消息流传全校。4月6日下午3:00,我们学子们怀着满心期待与国家一级作家毕淑敏相会在南校区主楼阶2A室,感受名家风采,探索写作奥秘。
讲座由太阳成集团tyc122cc院长李树新主持。文新院副院长吴栓虎、汉语系系主任高建新、学院十几名教师及文研班的学员和其他众多学子共400余人聆听了毕淑敏带来的以“谈写作奥秘”为主题的精彩讲座。
毕淑敏是一个多产质高的作家。迄今为止,她已发表近四百万字作品。就创作而言,她是当今文坛最具实力和个性的女作家之一,获海内外文学奖30余次。她有过11年的阿里军旅生活和20年的从医经历,这些丰富的人生阅历给她的文学创作乃至整个人生产生了很大影响。
“春天来了,呼和浩特暖了,但花还没有开。可是看到你们的笑脸,我才知道,我早已心花盛开。”毕淑敏以亲切自然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讲座,直抵观众心泓。
毕淑敏轻轻晃动手中的围巾,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铃铛声通过麦克风在教室中回荡。这条围巾是一个患有乳腺癌的读者亲手为她缝制的,里面的小铃铛是读者一颗一颗缝上去的。这位读者读过毕淑敏一篇关于乳腺癌患者的文章后深受触动,为表达自己的谢意与祝福,就有了大家看到的这条独特的围巾。同学们被这样温暖而恬静的故事深深感动。文学就这样在素不相识的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实现了沟通与共享。
讲座中,毕淑敏把她的人生感悟和创作经验凝结为十点与现场听众分享: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写作,积累写作资源,进行可持续的精神储备,写作要发掘强点,阅读历史,品读自然,确定题材不可跟风,坚定不移地写自己资源里最精华的部分,献身写作事业,体验人性中最优美的部分。毕淑敏写作经验中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生命的解读使同学们钦佩不已。“没有真正专属于自己的资源,可得逞于一时,但绝不能写作一世”、“一个作家最好的作品是他人格最高贵之处的体现”,毕淑敏字字珠玑,现场掌声接连不断,高潮迭起。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关于写作,关于成长,关于人生……毕淑敏的精妙回答博得同学们阵阵热烈的掌声。
最后,毕淑敏送给我们全体学子美好的祝愿:“希望你们能够热爱文学,用文学去塑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内蒙古,去打造一个更为富强绚丽的中国。”
 |
 |
毕淑敏讲座 |
讲座现场 |
 |
 |
毕淑敏为同学们签名 |
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