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名家,泼一抹墨色,让书香洒满校园;相约文新,调几声弦音,令诗意洋溢心间。2014年9月22日上午,太阳成集团tyc122cc“文学名家”大讲堂系列讲座正式拉开序幕,我们师生又一次跟随名家,感受文学经典、领略文学美韵。
“文学名家讲堂”首先邀请到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朱万曙教授,带领我们师生共赏“古代戏曲的‘意境’之美”。讲座由我们副院长魏永贵教授主持,学院部分青年教师与众多古典文学爱好者们相聚新闻演播大厅,共同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中,朱万曙教授详细讲述了中国戏曲意境美例举、古代理论家对戏曲“意境”的论说、王国维对戏曲“意境”论的发展”、“意境”与中国戏曲的诗性特质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关汉卿、汤显祖等戏曲大家的作品进行举例分析,同学们更为直观的感受到了古代戏曲作家的“用字之绝”、“用情之真”和“用景之精”,朱万曙讲授强调“古代戏曲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情景交融和注重意境美的传统,并结合戏剧的特点,使写景抒情成为表达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并鼓励每一位同学能够真正进入到古代戏曲原作之中,用心体会与感受蕴藉其中的绝美意境、真挚情丝。
在谈到王国维的“戏曲意境说”时,朱万曙在其“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之外又以“搬演则身临其境”为补充。他认为,中国戏曲有别于话剧的特殊性征是一种“强大的诗歌背景下形成的诗性精神”。朱万曙教授对待中国古代戏曲的无限热爱以及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同学。
讲座中,朱万曙教授与我们青年教师赵娜联袂演绎了一段黄梅戏《天仙配》中的经典唱段《夫妻双双把家还》,韵味十足,博得了满堂喝彩。
讲座最后,朱万曙教授与我们师生就如何更好的体会和感知古典文化魅力、古代戏曲的现代演绎以及中国戏曲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文学名家讲堂”系列活动是我们书香校园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立足于提高我们学生的思想文化境界和人文素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为此,我们特邀请到了三位文学名家,相继举办三场讲座,让同学们与名家相约携手,共同感知文学魅力、感受文化情怀。系列活动还在进行中,让我们继续期待第二场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廖可斌教授关于“元末明初文人心态与文学”的精彩讲座!
背景链接:
朱万曙,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安徽省“皖江学者”讲席教授,兼任中国明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儒林外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写作学会会长、安徽省徽学学会副会长,安徽省文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文学评审组评审专家。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大复印资料近代文学卷主编。
 |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朱万曙教授 |
学院副院长魏永贵教授主持讲座 |
 |
 |
讲座现场 |
讲座现场 |